<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巡察微故事 | 一笔糊涂账的征地补偿款

        时间:2022-11-14 09:0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巡察组的同志,10多年前,我们江家组有一笔征地补偿款到村账后就一直没发,你们能帮我们查一下吗?”前不久,江西省井冈山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该市拿山镇江边村时,不少村民围上来反映情况。

          巡察组随即找到江边村村支部书记了解情况。

          “我知道有这么回事。2006年修建铁路,征用了江家组集体山场54.26亩。铁路项目部把征地补偿款拨到我们村账上,当时村里就全部拨给江家组了。可是,组里坚持说金额不对,非说村里截用了一部分钱。”

          “拨付的票据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哟。当时刚好村部搬迁,很多资料都遗失了。后来村干部也换了好几拨。究竟有多少钱,就成了一笔糊涂账。”

          “补偿款是村民的集体资金,可不能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就算了,必须想办法弄清楚,给江家组的群众一个交代。”

          深入细致的调查就此展开。巡察组走访群众,找知情人了解情况,尽可能从留存下来的资料中查找蛛丝马迹。经过多方印证,终于查清楚了事情原委。

          原来,2006年铁路项目部将征地补偿款先后分两笔拨到江边村村账上,第一笔标注了“江家组征地补偿款”,第二笔则是将村、组的补偿款打包在一起拨付,没有注明明细,被村干部误以为都是村里的补偿款。等到江家组群众向村里反映情况的时候,因资料遗失,已无法核实具体金额,这才造成了这笔糊涂账。

          摆在巡察组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弄清楚这笔账的具体数目。村里没了资料,镇政府能不能找到相关资料呢?

          巡察组多方协调联系,终于在镇政府经管站找到了一份原始征地合同,清楚记明了征地54.26亩,补偿款为86816元,而且保留的原始票据上注明了第一笔征地补偿款拨付了90%,金额为78134.4元。那么第二笔补偿款应该是剩余的10%,金额为8681.6元。

          在巡察组的监督推动下,江边村很快将剩余的征地补偿款悉数拨给了江家组。巡察组将该问题同步反馈镇党委,镇党委不仅对江边村村两委班子作风不严不实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还督促镇纪委在全镇开展乡村资金大清查,防止损害村民利益的问题发生。(江西省井冈山市纪委监委  谢剑锋  葛五香  郑丽虹 || 责任编辑 周振华)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