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级肢体残疾,能走路,证办了,我是听到广播自己去社区采集登记的。”
“办过了,办过了,社区工作人员到我家来帮我们办理的,我老伴是一级视力残疾,平时的生活都是由我照顾,我上了年纪,耳朵也不好使,平时也关注不到一些事情,都是靠社区、邻居帮忙。”这是来自海南渡社区的两位居民与入户纪检干部的对话。
为密切联系残疾人,着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荆山街道纪工委创新联系残疾人群众的途径,采取“来电+走访”工作方法,将全国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实施方案落到实处,确保登记采集不漏一人,织密“持证残疾人”利益保障网。
梳理台账,督促分类采集。街道纪工委联合职能科室,梳理现有的残疾人数据台账,把工作做细,督促各社区对一级、二级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多重残疾等残疾人进行上门入户采集并录入系统,动态掌握残疾人信息。
电话回访,督查服务情况。街道纪工委在各社区采集的残疾人基本状况表中进行筛选,随机抽取5人对其电话回访,督查其对社区本次采集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以监督推进残疾人服务水平优化。
入户走访,“沉浸式”监督。街道纪工委对部分多重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的家庭进行走访,在弋江新生活小区、棠梅小区A区老年人聚集的广场,街道纪工委工作人员正在随机询问两位残疾老人办证和工作人员采集情况。把群众的反馈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方向,街道纪工委督促各社区深入残疾人群众,切实和残疾人群众融在一起,换位思考,优化工作方法,让采集工作便捷高效又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