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异常备注的报销凭证

        时间:2022-07-14 09:2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集镇某村的两张报销凭证支出栏上填的都是环境整治费用支出,但背面却分别写着‘外地来人钓鱼吃饭’‘姜某去吕氏买海货’,这里面可能有问题。”不久前,江苏省灌云县纪委监委收到县委巡察办移交的问题线索,随即展开调查。

          报销凭证背后的异常“备注”是无意之举,还是以正当事由掩盖违规支出费用呢?带着疑问,调查人员调阅相关财务凭证,深入该村走访调查。

          “村会计周某以前带过几个人来钓鱼,当时在我家鱼塘吃的饭,后来我从村里领取了750元的饭钱。”走访中,该村某鱼塘的负责人说道。

          调查人员核对发现,备注“外地来人钓鱼吃饭”的报销凭证登记金额也是750元。随即,调查人员找到该村原会计周某了解具体情况。

          “这两张环境整治费用报销凭证背后为什么备注其他内容?”调查人员问到。

          “这个……我也不清楚。”周某看到发票背面的备注后,显得十分紧张。

          “我们了解到你带人去过鱼塘钓鱼吃饭,支出费用和报销凭证费用一致,你怎么解释?”

          在调查人员的追问下,周某交代道,“之前,村党支部书记姜某让我带他的几个朋友去村里鱼塘钓鱼,买海鲜的钱也是姜某让从环境整治经费上支出的。当时村里环境整治还没开始,我怕自己记不清楚款项用途,就在两张凭证背面分别进行备注,而后将两笔款项入了村账。”

          随后,调查人员找到姜某,面对确凿证据,姜某承认了自己的问题。原来,备注“外地来人钓鱼吃饭”的凭证是2017年8月,接待姜某从外地来的几位朋友钓鱼吃饭的费用共750元。备注“姜某去吕氏买海货”的凭证,则是当年中秋节前,姜某为家中采购海产品所花的4600元。为了报销这两笔支出,姜某就虚列了两张环境整治报销凭证,让村委会主任签字,自己审核,最后交给周某入账。

          最终,姜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全部退回违规报销的费用,周某等其他村干部根据情节轻重受到提醒诫勉谈话。(通讯员 杨友)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