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陈年旧账一时清

        时间:2022-07-12 08:3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总算可以给村民一个满意交代了。”随着最后一笔“白条抵库”清理完成,浙江省龙泉市道太乡外垟村党支部书记吴利伟长舒一口气。

          “白条抵库”是指以不符合财务制度和会计凭证的字条或单据顶替合法单据,挪用库存现金的行为。此前,外垟村涉及历史遗留“白条抵库”共计72.8万元。

          龙泉市开展村级历史遗留的“白条抵库”问题集中清理,排查出236个行政村“白条抵库”共计450笔777万元。

          去年以来,丽水市纪委监委结合清廉村居建设、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统筹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协作片区、乡镇(街道)监察办、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的监管作用,围绕“日常监督、重点监督、全面监督”三个方面,在全市探索开展重点村(社区)提级监督。

          “我们选取村情较复杂、群众反映较多、经济体量较大的重点村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在检查中,发现‘白条抵库’现象比较普遍,它是造成村级财务混乱的重要根源,且存在新官怕理甚至不理旧账的问题。”龙泉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该问题,市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联动工作机制,建立督查工作专班,全面督促推进“白条抵库”清理工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

          针对“白条抵库”问题形成时间久远、成因复杂、靠村(社区)“单打独斗”难以清理的现状,龙泉市纪委监委多次约谈市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督促该局加强业务指导,落实监管责任,压实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层层抓好工作落实。

          在持续的监督推动下,龙泉各乡镇(街道)开展“白条抵库”集中清理,详细梳理“白条”的类型、金额及成因,采取“一类一策”的办法推进清理工作。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下发11份建议书,指导乡镇(街道)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整改。

          此外,龙泉市纪委监委紧盯“白条”背后的“四风”现象,深挖问题线索。截至目前,已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11条,立案8件,追责问责27人。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下一步,我们要做好集中整治,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街道)加强制度建设,弥补监管薄弱环节和短板,推动完善农村基层监督机制,以强有力监督确保乡村振兴决策落地生根。”龙泉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吴春雨 叶彦)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