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明确高质量发展主攻方向

        时间:2021-03-10 09:1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瞿芃 侯颗

          审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项重要议程。代表委员表示,《纲要草案》全面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描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时间表”和“计划书”。

          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纲要草案》总结成就、分析形势,强调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代表委员认为,新发展理念不仅解决“为什么发展”的问题,更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要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纲要草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找准了主攻方向。”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举例说,草案中有不少推动进出口贸易创新发展的新举措,如鼓励建设海外仓、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对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意义重大,“期待草案的落地实践,能够推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能级和竞争力,推动国内供应链、产业链不断融入新发展格局。”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表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发挥好重点高校院所国家队作用,“一流大学要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基础研究,布局重要科研方向、重大科研平台和重点创新团队,努力培育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告诉记者,《纲要草案》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将促使生态文明建设从注重过程、注重工作,向更加注重结果、注重实效转变,以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可度、满意度。

          把改善民生福祉放在更突出位置

          《纲要草案》中,民生福祉类指标占比为历次五年规划中最高,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代表委员表示,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就业是民生之本。《纲要草案》中有关完善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的内容,让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裴春亮深有感触:“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如何通过促进就业带富,帮助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至关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胡春莲对于《纲要草案》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等内容十分关注。“最让我感到高兴的就是提升医护人员培养质量与规模,这将有利于老百姓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护理服务。”

          养老,同样是《纲要草案》中的“热词”。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政协副秘书长张广东表示:“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建议指导并鼓励在省级层面出台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以及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是《纲要草案》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代表委员表示,要在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上下功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黄宝荣建议,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网格化管理提供专业化、个性化、职业化、精准化、精细化的社会服务,增强社会韧性,激发社会活力,优化社会治理。

          监督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使监督融入“十四五”建设之中。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邓修明说,要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决策部署,以有力有效的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要加强政治监督,为‘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廖建宇表示,该省将紧盯党中央支持辽宁振兴发展政策落实,围绕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等重要举措跟进监督,保障“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