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自觉涵养历史思维

        时间:2019-03-14 09:4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爆发100周年。新中国从当初积贫积弱的状态,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取得的历史性跨越令世人瞩目。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温故知新,以史为鉴,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涵养“历史思维”,我们才能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所谓历史思维,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科学思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既映照现实,又折射未来。我们研究历史,探索的是规律,启示的是当下,昭示的是未来,这便是历史思维。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历史思维?因为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许多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方面面的思考,是一本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的治国理政教科书。

        “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历史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知识积累,其实更关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贯重视以史为鉴,注重从历史中总结成败得失,从盛衰兴亡中吸取历代治国安邦的经验和教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

        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才能明其将往。我们党是具有高度自觉历史意识、十分注重历史思维、善于以历史眼光思考分析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善于把事物放在历史长河中来考察,从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教训中来总结,从历史分析中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思维的方法,在对一个半世纪中国历史的回顾和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主题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具有强烈的历史感。正因为这种历史感,这一愿景一经提出,就引起亿万中华儿女的强烈共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和研究历史是为了把握未来,走向未来。洞察历史发展趋势,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在工作中增强主动性和预见性,才能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历史自有其规律,也有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寻找历史规律,便是历史思维的根本任务。马克思曾经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准确地预言:“如果皇袍终于落在路易·波拿马身上,那么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顶上被推下来”。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失败之后的艰难时期,仍然自信地预言中国革命高潮就像“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邓小平同志确定“三步走”的战略,并且预言只有到21世纪中期,我们才能真正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些都是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的成功预测。当然,由于人们掌握的规律不够或知识有限,历史往往会出现更多没有预测到的事件和情况。但是历史思维只能努力超越这些限制更好地把握历史趋势,而不能放弃这一目标。共产党人不是算命先生,但是科学地预见未来,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增强与历史同行的信心决心,是历史思维的必然指向。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历史之中有智慧、历史之中有营养。历史思维是一种伟大的动力,也是一种责任思维,它培养我们一种创造历史的担当精神,推动我们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关键少数”,必须自觉涵养历史思维,将历史作为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在对历史的深入学习思考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养分和力量,在现实工作中照好历史这面镜子,更好地走向未来。同时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即使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经历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许海兵)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