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信仰的文化价值
        ——读《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时间:2018-08-24 15:1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九二一年春,任弼时在上海学习半年后,与萧劲光等一起赴苏留学,临行前他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只以人生原出谋幸福,冒险奋勇男儿事,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

        2017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馆编,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书,是一部以笃化党员干部信仰为主旨的“史诗”性综合文集,之所以称其具有史诗品格,是因为“史”的殷实厚重和“诗”的激越酣畅有机融汇于全书之中。所谓“史”,即该书辑录了360余幅图片,通过“追求真理”“坚定信念”“严守党纪”“勤政为民”“修身齐家”五个章节,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近百年艰辛奇崛的成长经历和辉煌壮彻的发展历程;所谓“诗”,则是指该书以一帧帧沉甸甸的红色家书、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从人文视角生动地再现出一个个伟岸形象、一群群百折不挠的共产党人身影,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舍生取义的高尚品格和舍家为国的高迈情怀。

        “史”总是指以往的事情、过去的东西,但是当任何一段历史以其他形式再现的时候,即跃升于当下主流思想和现实精神层面之时,“诗”也就具有了“穿越性”和“全息性”。因此,透过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人物的思想档案和精神记录——文章、文件、演讲、诗歌、家书、遗训等,可以真切感知和强烈认同支撑这些革命先烈秉持信仰、不忘初心的文化价值理念,换言之,正是一种文化价值理念驱动他们在阴霾笼罩的战争年代抛洒热血、以身殉国;在阳光普照的和平建设发展时期指点江山、运筹帷幄,明乎此,也就不难理解《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书的现实意义,更不难理解革命导师恩格斯“重温过去是永远着眼于现实的”的着名论断。

        文化哲学告诉我们,文化与信仰是二位一体的,信仰根植于文化,文化发展也会拓展和丰富信仰的内涵。文化价值理念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也就是说,不论人们以什么作为信仰对象,信仰这种精神形式的功效在于,把某种最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置于人们思想和行动的统摄地位,成为人们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始终是人类文化价值理念的最终指向,信仰是一个整体性的精神姿态、一种综合性的精神文化面貌。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服膺和高度认同的信仰,也是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

        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张太雷于1921年给妻子陆静华的信中写道:“惟有求得高深的学问,既可以自己独立谋生,不要依靠他人,心境自然也就安定,又可以保持我清洁的身体、高尚的道德。”

        写下这封信时,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已经成立,随后北京、湖北、广东、济南、湖南也先后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革命风生水起之时,组织选择张太雷为代表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临危受命的张太雷给妻子写下这封长达2000多字的家书。

        为保护家人,张太雷不便透露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信中所提到的“高深的学问”,指的便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赴苏俄投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信的最后,张太雷还安慰妻子,“我们现离开是暂时的,是要想谋将来永远幸福。”年轻革命家满腔的抱负与坚定的信念,在信中展露无遗。

        《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书中党的领袖人物和革命先烈在内的共产党人的精神活动,均是以共产主义这一最高信念为灵魂和核心,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文化要素为坚守这一信仰所服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解读该书使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透洗礼,在中国这块经历漫长封建社会浸润的土地上,才能诞生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以共产主义为信仰的共产党人。

        “连夜不安,寝即梦及我亲,悲愁交集,实不忍言……况现今社会存亡生死亦全赖我辈青年将来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乐,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这是1921年春,任弼时赴苏留学临行前给父亲写的信。

        在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任弼时对于父亲的不舍与愧疚,“自后儿当努力前图,必使双亲稍得休闲度日,方足遂我一生之愿。”

        信仰共产主义、为国家为民族奉献一切,矢志不渝、视死如归,这既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节,也是共产党人的文化价值理念追求。从20世纪初到现在,在中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途上,“共产党人”这个名字最为炫丽最为响亮,97年前一群怀抱崇高理想、为四万万同胞而奋斗的革命者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肩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他们就是《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书中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家民族存亡绝续之际,第一代共产党人满怀激情与热血,告别父母妻儿,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拯救百姓于水火、匡扶国运于危殆,正是他们的铮铮铁骨筑就了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坚实路基,这些第一代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充分彰显了社稷苍生念、拳拳赤子心的文化价值理念。

        “我为中国革命没有一文钱的私产,把三个幼儿的养育都要累着诸兄嫂……为着中华民族就为不了家和个人。”1935年3月,刘伯坚在苏区率部队突围时,受伤被捕,壮烈牺牲。而这封家书也成了一份绝笔遗书,隽秀的小楷落在一页页泛黄的信纸上,无声地诉说一名共产党人“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情怀。刘伯坚书写的这封沉甸甸的六页家书,也只是当时茫茫信笺中的沧海一粟。

        《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一书中的“力量”指的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鉴于文化具有提供信仰对象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只能“唤起”接受者原有的“使命感”而不能同时再造它,因为“使命感”是人格的外化,它源自民族文化,并在民族演进的悠久历史中逐步生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使命感的成分和因子,譬如孔子的“以天下为己任”,譬如孟子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再譬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士”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博大精深、绵延不绝,以至于一些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家,例如费正清、拉铁摩尔等人都曾对此高度关注,他们在着述中认为许多知识分子出身的共产党人在“由儒生向革命家转化过程时,使命感是一个重要原因。”

        书中收录了包括中央档案馆珍藏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书信、文稿、照片等,其中不少系首次公开披露;还有上海市档案馆从德国、法国收集的《共产党宣言》德文原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留学勤工俭学档案等,弥足珍贵。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是革命者与亲人间的心灵交流,背后承载着血与火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那个时代下,共产党员的高贵品格与道德修养。无论是舍小我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还是甘于清贫不图回报的淡泊,对今天的共产党员来说,依旧不可或缺。

        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中,无数共产党人谱写了一幕幕感人的“家国情怀”,靠的就是这种信仰,为的就是这个理想。《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一部集中展示革命先辈纯洁初心和崇高信仰,主题鲜明、资料珍贵、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党性教育教科书。本书借助红色档案,回顾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感念他们以党的事业和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和家庭幸福的家国情怀,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党性修养,增强砥砺前行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这也是本书出版的本意和“初心”所在。(刘金祥)

        打印文章 | 加入收藏 | 分享到:
        技术支持:安徽子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http://www.yeecms.com/)